甘肃省天水一中2014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小题,约7080字。
天水一中2014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历史试题
命题:董富全 审核:高振太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
A.宗法制要求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D.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2.《礼记》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D.打击地方诸侯势力
3.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4.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5.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
A. 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B.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6.唐中宗曾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
C.三省六部制瓦解 D.科举选官尚未实施
7.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8.“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
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C.专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