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教案(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2/1 19:59: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物》《范进中举》《不朽的失眠》<br>
<br>
一、素质教育目标<br>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社会现实。<br>
    2、小说三要素的复习。<br>
    3、运用对比,多种描写方法塑造典型人物。<br>
(二)、能力训练点        1、把握背景,分析特定时代中的人物。<br>
    2、朗读、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小说的主题。        <br>
(三)、德育渗透点<br>
了解旧中国农民生活悲惨、农村日趋破产的根源,使学生懂得只有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才能幸福的道理,自觉地为祖国的腾飞而读书。<br>
(四)、美育渗透点<br>
    透过作者在文中描绘的理想中的故乡的美好图景,教育学生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勤奋读书。<br>
二、学法引导<br>
学生要能很好地读懂本文的思想内容,需要对课文所写人、事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学习课文时,一方面结合作者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另方面深入思考作者把人物二十年前后变化对比着写的意图,从而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对有丰富内涵的语句,应多诵读、多品味,以求有所领悟。<br>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br>
1.  重点  (1)、运用对比,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特点。       <br>
(2)、小说所刻画的人物的社会意义。<br>
2.  难点内涵丰富的语句的品味、理解。<br>
3.  疑点作者对孔乙己和杨二嫂的态度相同吗?<br>
4.  解决办法 :课堂上的朗读与分析精彩片断为主要手段解决“重点”“难点”宜在教师的引导<br>
下分析领会,“疑点”可在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点拨、拓展完成。<br>
四、课时安排    3课时<br>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br>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br>
1.  查找有关背景资料,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及根源。<br>
2.  读课文精彩片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br>
3、讨论分析<br>
(1)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2)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3)作者对文中人物所持的态度。<br>
七、教学步骤<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