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32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3940字。
(考试范围:必修一 适用班级:高一学年 )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2.对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评价最恰当的是
A.直接诱发了鸦片战争
B.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
C.是对英商对华鸦片走私的积极回应
D.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3.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是①阶级矛盾的激化②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③自然灾害严重 ④西方宗教思想的煽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资政新篇》的提出
A.适应了太平天国发展的需要
B.反映了资本主义对农民的影响
C.代表了先进的中国人的愿望
D.标志着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
5.太平天国举行的北伐,只半年左右便逼近天津,威震北京,然而最终全军覆没,其主要原因是
A.武器落后装备简陋 B.纪律松弛军心涣散
C.优柔寡断贻误战机 D.孤军深入,后援不继
6.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B.洪秀全本人的腐朽变质
C.统治阶级的内讧不可避免 D.太平天国隐伏着失败的危机
7.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8.与以往清政府对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相比,《辛丑条约》
A.对外支付的赔款最少
B.开放的通商口岸最广
C.割让的领土面积最大
D.对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影响最大
9.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10.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内容为
①驱除鞑虏 ②恢复中华 ③创立民国 ④平均地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辛亥革命“不结果实”的表现是
A.三民主义反帝不明确,反封建不彻底
B.三民主义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C.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2.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