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16 13:29: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题,约5790字。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
  第Ⅰ部分  选择题
  一、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 辛丑条约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因为该条约导致了 (   )
  A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 .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 D .中国局面完全由帝国主义控制
  2.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语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从君主到民主”转型的开始。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D.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统治
  4.《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   )
  A.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B.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C.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D.三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5.《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6.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杈。„„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   )
  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           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7.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 
  A. 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 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C. 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 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8.五四运动具备新时代特点表现为  (   )
  A.无产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