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2/25 12:51: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小题,约5520字。

  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关于分封制,《荀子•儒教》中说:“周之子孙,荀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的推行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分封的诸侯地位显赫
  C.同姓诸侯是分封的主体                   D.同姓诸侯比异性诸侯重要的多
  2、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分封制影响深远    B.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意识淡漠    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3、《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4、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作者对“原理”开创持赞赏态度
  ③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④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5、《神童诗》中写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上述诗句反映的选官任官制度是 
  A.察举制 B.世袭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距离很近,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唾沫星,宋仁宗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
  A.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      B.古代的谏议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
  C.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      D.谏议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
  7、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A.秦汉三公制 B.隋唐三省制     C.宋代三司使制  D.元代的中书省制
  8.公元6至7世纪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A.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B.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C.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D.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