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日出》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9/23 9:17:2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50个字。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泰山日出》(2课时)
  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资料,识记并理解本课重点字词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泰山日出的特点。
  2.理解作者写泰山日出的用意。
  3.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传神。
  评价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阅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完成文本解读。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日出是壮美的,许多人会赞美它,描绘它,形容它,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该怎样下笔,心头一片茫然。徐志摩的这篇散文只选取泰山日出的一个短暂场面,却在它的妙笔生花下,整个日出景象被描绘得绚烂多彩,变幻无穷,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二、检查预习:
  1.文学常识口头提问,以语文课本为主,可适当补充作者情况。
  2.生字词用课堂笔记当场默写并小组内批改,订正。
  三、理清思路,走近作者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按照时间顺序划分本文的层次。
  说一说:有人认为本文并没有完全写日出的景象,它其实是表现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
  (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背景资料:这篇写日出的文章,写于1923年,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本文也是作者写给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访问的颂词。文中字里行间洋溢的热烈情感,光从自然景色的美好是不能充分解释的,文中的许多描写都含有象征的含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者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了他对泰戈尔的敬仰之情。或者,以“泰山日出”象征着“五四”新文化运动,表达了作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欢呼和礼赞。)
  想一想:如何理解文章中的“光明”一词?(结合文章背景,参照课后习题思考)
  (在文中“光明”是双关语,既指日出的光明,也指泰戈尔,还指社会的光明。光明即东方,在文中反复出现,特别是字里行间洋溢的热烈情感,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自然意义的光明。)
  四、再读课文,欣赏“日出”
  1.找出文章中对日出景象描写的语段并齐读。
  2.思考本段是如何描写太阳升起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