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6题,约11950字。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提携/提防 勒索/悬崖勒马 乳臭/铜臭 曲高和寡/和衷共济
B.笺注/歼灭 地壳/金蝉脱壳 标识/卓识 瑕瑜互见/图穷匕见
C.伺候/伺机 粮囤/囤积居奇 玷污/粘贴 崭露头角/抛头露面
D.圈阅/圈养 塞车/闭目塞听 炽热/诚挚 一声不吭/引吭高歌
2.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处是(3分)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A】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责任重于泰山,事业【B】任劳任怨。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C】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D】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仿照第一种观点简要概括另外四种观点。(共计不超过20个字)(4分)
英国政府和语文教育界没有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出硬性规定,只是列举了各种观点。例如:一是“个人发展”观,着眼于学生,强调语文在儿童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二是“ ”观,着眼于学校,强调语文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其他学科传授知识的工具。三是“ ”观,着眼于学校以外的实际,强调世界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适应成人社会的需要。四是“ ”观,强调语文课有责任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化遗产。五是“ ”观,它强调语文课程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用批判的眼光来认识他们所处的世界和文化环境,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学会透过传媒的表象抓住其实质内容。
答: ▲ ▲ ▲ ▲
4.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时,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新京报》评论《以平常心看待莫言获奖》有这么一段: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的创作,不是集体的功劳,莫言的作品也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水平,代表不了其他人。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了世界文学之巅;正如无人获奖,也不必然说明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园林里无一席之地。莫言获奖的最大意义或许是,引导人们重新关注文学,而对更多作家来说,要思考拿什么作品才对得起“作家”的称号。
请写出莫言的两部作品名,并就莫言获奖,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看法,80字左右。(5分)
答:⑴ ▲ ▲ ⑵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 辙
熙宁五年秋七月,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欧阳文忠公薨于汝阴。公讳修,字永叔,生四岁而孤。韩国【指欧阳修母亲韩国夫人郑氏】守节自誓,亲教公读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公敏悟过人,所览辄能诵。比成人,将举进士,为一时偶俪之文,已绝出伦辈。
初,范公之贬饶州,公与尹师鲁、余安道皆以直范公见逐,目之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久而益炽。公乃为《朋党论》以进,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其言恳恻详尽。其后诸公卒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