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人高复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2/30 10:23: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0310字。

  浙江建人高复2013届第三次月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
  答题纸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祈(qí)求    镌(juān)刻    绯(fēi)闻     浑身解(jiě)数
  B.塞(sāi)责   说(shuō)服    癖(pǐ)好      不着(zhuó)边际
  C.琵琶(pá)    巨擘(bò)      劲(jìn)头     量(liàng)体裁衣
  D.咯(kǎ)血    溃(huì)脓       档(dǎng)案    煊(xuān)赫一时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面对南海问题,中国不逃避矛盾,但也不主动将矛盾升级。必竟与菲律宾、越南的摩擦不仅仅是考验中国的国力,而且还考验战略智慧和耐心。
  B.思念着的人,留恋着时光,像空气一样在我们身上转动漂浮,总在某个时刻顽皮地跳出来惹事生非,那斩不断理还乱的情愫常常让人心潮澎湃。
  C.在竞选过程中,一些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拢络人心从而赢得选票的做法,一些践踏民意的做法,是非常可耻的。
  D.新时期报告文学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完整地审视和把握现实生活,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不虚美,不隐恶,揭示和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来到工作现场,唐东平自作主张,结果把事情办砸了。面对别人的不满和指责,他先是怒目而视,既而强词夺理,推卸责任,实在是不可理喻。
  B.在自主招生面试中,他充分展示了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出众的音乐才艺,评委们对一名90后能如此附庸风雅赞赏不已。
  C. 为了保护中国渔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也为了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中国渔政船到钓鱼岛去执法是无可厚非的。
  D.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市场上有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 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制度。
  B.金马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C.过去五年间,重庆构建了“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实施“低     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健康状态。
  D.人们关注和观赏竞技赛事,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文化需求,其走
  势必定是向上的,即便受赛事评价的影响而有所下落,也只是暂时的。
  5.阅读下面寓言,指出其寓意。(概括不超过20个字,3分)
  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6.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人生就像一条河流,快乐和悲伤是河流的两岸;人生犹如一幅画卷,冷色和暖色的交织才成就画的璀璨夺目;       ,        ;         ,        。痛苦并快乐着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人生。
  7.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  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5分)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言外之意:                                                               
  应对: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识到“我是人”,“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
  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更重在精神价值。两者从方式到形态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所以,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