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教案
- 资源简介:
约7240字。
第5单元 国 策 经 纬
第十五课 三个代表
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商河县展家中学 梁德新
【教材分析】
本课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部分组成。本部分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作为第一部分内容的铺垫,通过回顾历史,阐释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决定作用;第二层次是第一部分的主题内容,本层次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原因,了解中国共产党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
【学情分析】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是教学重点。只有让学生领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原因,掌握中国共产党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才能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才能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以实际行动拥护党的领导。所以把着比分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原因”是教学难点。现代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但有时对一些社会现象缺乏辩证的、客观的认识,同时,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很强,相关理论论述也很多,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难度很大。因此,是教学难点。
【课标依据】
4.1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4.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知道“三个代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能力目标:提高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和材料的方法和技能,培养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理解“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同时,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来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