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2题,约6500字。
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3.“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4.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中央集权 B.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
C.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D.独断性和随意性
5.图1是东汉时期的一方“冀州刺史”印,刺史的职能是( )
A.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
B.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C.主管地方财政和军事
D.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的正确顺序是( )
A.察举制——科举制——世
B.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C.科举制——世官制——察举制
D. 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
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 汉、宋、明 C.秦、元、清 D. 秦、唐、明
9.“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①不畏强暴的精神 ②团结一心的精神 ③敢于造反的精神 ④抵御外辱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