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其上,以点带面
——几个纠偏案例引起的思考
高中语文组
[提要]纠偏工作对提高学生总成绩而言意义重大。分析学生薄弱环节,找准突破口之后,还需对以往经验进行反思,寻求新法以适应当前考改课改的要求。取法其上,让学生从学术的角度与高度去补习,不失为一良策。五个月的尝试,收效明显,除了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外,老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写意外的收获。
[关键词]纠偏 文言文 取法其上
偏科现象非常普遍地存在于学生中,及时有效地扭转这种状况,既是提高学生总成绩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当务之急。
每届高三,“纠偏”都是一项极有意义又极为艰巨的工作,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因为语文太需要素日的积累,其收效又有延时性,致使学生重理轻文现象普遍。即使是文科生,也功利地认为将时间花在攻克一道数学难题上比花在阅读一篇美文上要 ”值”。于是,语文就日积月累地被忽视冷落下去。逆其道而学,结局当然是一次次地兵败滑铁卢。
我校学生都是油田中考的佼佼者,几乎不存在语文基础极差的情况,偏科学生语文“瘸腿”的原因,具体说来无外乎:一、兴趣低落,无动力。二、畏难放弃,无目标。三、盲目自信,无投入。四、不明方法,无方向。对症下药,前三种情况首先要做思想上的工作,或引导,或鼓励,或警诫,而第四种情况,急需的就是技术上的指导了。
他们的语文复兴工程,实际上是如何在求新知中调动起旧日积淀(包括知识、语感、学习技巧等)的问题。然而毕竟,“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面对这无所不包的“大语文”,从何下手呢?
——既然要应试高考,那么高考试卷当然是首选的核查检验依据。我让学生找出高一高二的大考试卷,跟他们一起按照板块甚至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