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范进中举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通过对比方法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
●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
●分析文章的主题,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熟悉文章内容,掌握字词,品味小说的语言。
●通过竞赛、启示点拔、讨论、写作等方式来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挖掘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通过对文章的赏析,使学生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观念。
二、学习方法导航:
1、本文可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与本文有关的一些文学常识,如科举考试、作者吴敬梓、作品《儒林外史》。
2、本文可采用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熟悉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本文还可通过竞赛、辩论、读书报告会、讨论交流等方式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古典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聚焦重点、难点:
1、了解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对他的不同态度。
2、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
3、分析文章主题,挖掘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本质。
四、教具、学具准备:
小说《儒林外史》、课外朗读带、录音机、封建社会读书人的画像
五、教与学师生互动
(一)情景导入: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金榜题名”可以说封建社会读书人终生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随着封建专制日趋严酷,封建科举考试残酷地摧残了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自由,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目睹一场因科举考试而逼疯人的令人揪心的悲剧。
(二)整体感知:
这篇小说出自吴敬梓的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全文以范进中举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先写范进中举前的情形,再写中举后的情况,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的批判。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