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7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 文 (二)
第1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调动 碉堡 啁啾 未雨绸缪 风流倜傥
B.庇护 毗连 砒霜 如丧考妣 蓬筚生辉
C.寓所 愚昧 偶尔 向隅而泣 藕断丝连
D.轮胎 怠工 苔藓 百战不殆 贻笑大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老生常谈 弄巧成拙 假公济私 山青水秀
B.因势利导 旁征博引 美仑美奂 闲情逸致
C.否极泰来 振聋发聩 提纲挈领 甘之如饴
D.知人论世 弱不禁风 觥筹交错 趋之若骛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问题,除了要拓展就业岗位,还要合理 劳动力。
②地质科学家经常用生物的化石来 地质年代。
③逆境 可以催人奋进,顺境 不一定导致人意志消沉。
A.安置 断定 诚然/也
B.安置 确定 固然/却
C.安排 确定 诚然/也
D.安排 断定 固然/却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几个小月饼,货色平平,却用如此高档的檀香木匣包装,假如有人买椟还珠,那就未必是取舍不当了。
B.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如何,还不得而知,我们只好拭目以待。
C.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它是和实现素质教育休戚相关的。
D.历时八年,遍及大江南北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
5.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诗词名句与上下文意衔接不当的一项是
A.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顿觉烦扰少了,闲暇多了,油然而生出“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况味,这些都是自然的,时间一久便适应了。
B.“雏风清于老风声”,这句诗充满了人生哲理;试想,如果没有“老凤”的辛勤哺育和教习,“雏凤”怎么能引吭高歌!
C.当我国中部和西部大片区域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政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时候,“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向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D.“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月圆的时遥望大洋彼岸,默念着丈夫和儿子的名字,祝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句是
A.大约五、六点钟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发生了。
B.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C.“班里发生的这件事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班主任严
肃地说。
D.贺斯认为,不管你演什么,“总要使它单纯,始终一致。”为此,他替戏剧制定了—些“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