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沈阳03-04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
第Ⅰ卷(共45分)
注意事项:第Ⅰ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一、 (每小题3分,共18分)
1. 选出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A.挑剔(tì ) 怪诞(dàn) 打扰(jiǎo) 溘然长逝(kè )
B.马厩(jì ) 邂逅(hòu) 招徕(lái ) 一鳞一爪(zhuǎ)
C.勾当(gòu) 摇曳(yè) 舂米(chuō) 瘟头瘟脑(yūn )
D.譬喻(pì ) 迢远(tiáo) 降魔(xiáng) 野有饿殍(piǎo)
2.选出加点字写法全都正确的一项
A.遵徇 征侯 厮杀 蹉跎岁月
B.忌诲 慰籍 伫立 同仇敌忾
C.洗练 皎洁 揶揄 咸与维新
D.扼杀 驾驭 控述 妍媸必露
3.选出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
①他那永不( )的追求艺术美的热情令人叹服。
②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 )他这种觉解。
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孤傲,我们怎能不( )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A.枯竭 赋予 悚然
B.衰竭 给予 悚然
C.衰竭 赋予 黯然
D.枯竭 给予 黯然
4.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李白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飞扬跋扈,充满理想色彩 。
B.1824年,风烛残年的歌德在同爱克曼交谈的时候,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C.赵秀才消息灵,一早去拜访钱洋鬼子,他们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
D.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
5.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A.赵秀才本也想靠着寄存箱子的渊源,亲身去拜访举人老爷的,但因为有剪辫的危险,所以也就中止了。
B.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
C.自从1921年12月4日阿Q在北京出版的一份报纸上亮相以来,人们的目光便一直聚焦于他。
D.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6.选出划线处句子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至于《枫桥夜泊》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思念,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可因而感慨半生飘零,一事无成;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有人也许为友情的离弃而痛苦;也许为了贫病,也许为了惜逝……
A.而那点点渔火中的感喟,则是不同的。
B.只是不同的感悟都反映了欣赏者认识水平的高低。
C.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一缕轻愁,则是相同的。
D.或许只有张继本人能够说得清这些愁绪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