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届全国高三第六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届高三第六次联考·语文试卷
2004届高三第六次联考·语文试卷
第工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碣石 拜谒 葛藤 响遏行云 如饥似渴
B.菁华 静电 靖乱 靓女俊男 靛蓝靛青
C.髀骨 睥睨 裨益 东施效颦 树碑立传
D.魔术 羁縻 麾下 摩肩接踵 靡日不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瑕疵 势利眼 流言诽语 无所不用其极
B.急躁 闭门羹 剑拔驽张 真金不怕火炼
C.安谧 吓马威 老羞成怒 有志者事竟成
D.慰藉 杀风景 左睇右盼 可望而不可即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所以,在全球异口同声谴责恐怖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时 了各种反战示威。
②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许多人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 ,却知者不多。
③“非典”期间,对防范疫情不力的官员首开“问责”先河,没尽到责任的即行罢免, 保证了防治措施的严格贯彻, 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A.暴发 因缘 既/还 B.爆发 姻缘 既/还
C.暴发 姻缘 不仅/还 D.爆发 因缘 不仅/还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站在新世纪的门口,眼中是太多的浮华和喧嚣,人们往往乐于浅尝辄止地游历四方,匆忙间,却忽视了文化的绚烂和土地的厚重。
B.陈水扁罔顾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打着和平与民主的幌子,一意孤行地推行挑动两岸民众对立、破坏两岸关系的所谓公投。陈水扁图谋分裂祖国的狼子野心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C.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置自己的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金钱。
D.随着调查的深入,非洲某国前总统食用人肉这一耸人听闻的事实得到了揭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研究预测,由于草原面积的增加,我国鼠疫的面积将增大40%左右,受威胁的人口也会相应增加。
B.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每个人不是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充分作用。
C.经济学家更多强调效率,社会学家更多强调公平,实际上,这是对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视角的分析。
D.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人类活动必须在新的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然界合理的开发和科学的管理。
6.依次填人下面一段话中序号处的标点,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著名学者朱自清说:“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和文字一样,决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①(②写作杂谈②标点符号②)郭沫若先生也曾表述过这样的意思③标点和语言文字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甚至有时候标点的作用还超过语言文字。如果语言文字没有标点.就等于现在人没有眉毛眼睛。两位学者的话,可谓④深切著明④
① ② ③ ④
A ”。 《·》 , “。”
B 。” 《·》 : “”。
C ”。 《一》 , “。”
D 。” 《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