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实验初中2004年初中语文第三册期中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初中第三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3/8 22:29: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6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夷陵区实验初中2003年秋初二语文学科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期中测评试题
(卷面满分:120分  考试时限:150分钟)

       书  写 (4分)
请将下边几句话写在书写格子内。
      搏击人生贵在自强,实现目标贵在自信   
      成就事业贵在自创,探究事理贵在自得
(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

           阅  读(46分)
一、阅读下边文言文,然后答题。(共4 小题,计8分)
  齐景公①游少海②,传骑③从中来谒曰:“婴④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⑤驾烦且之乘⑥,使驺子⑦韩枢御⑧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⑨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相关链接:1、本文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
     2、有关解释:①齐景公:齐国的君主。②少海:东海。③传骑:指骑马传递公文的人。④婴:指齐国大夫晏婴。⑤趋:急速。⑥ 乘:马拉的车。⑦ 驺子:古代掌管马车的官。⑧御:驾车。⑨可:大约。⑩遽起:急忙起身。11、恐公之后:害怕你回去,他早已死了。
--------------------------------------------------------------------------------------
1、这则短文讲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根据全文概括大意。(2分)
2、这则短文说明的是什么道理?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用恰当的俗语、成语、谚语概括。(2分)
3、解释加点的字:(2分)
      谒:         走:
4、生活中这类事例也常有发生,请你举一个类似的故事或生活实例。(2分)

二、阅读冰心的忆读书,完成下列题目.(13分)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停下就去干公事去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 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不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不对。读到〈三国演义〉的关羽死了,我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的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是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话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为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