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理解性默写测试题
- 资源简介:
约9660字。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理解性默写测试
一、名篇名句默写
1.(24-25高三下•湖南长沙•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 ”一句,赞美屈原是保持高洁品德、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并高度推崇屈原的人品志向是“ ”。
(2)李白《将进酒》中,借曹植故事来劝朋友要尽饮者之欢的两句是“ , ”。
(3)梦境是现实的投射,更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具象化表达,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 , ”。
2.(24-25高二下•广西南宁•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 , ”两句写作者自己无心留恋官场,回归田园就像倦鸟知还一样。
(2)《陈情表》中作者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讲到自己既没有亲近的亲戚,也没有仆人的两句是:“ , 。”
(3)同样是写塞外黄昏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观,而高适的《燕歌行并序》则是“ , ”的凄凉与悲壮。
(4)《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 , 。”
(5)列锦,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特殊的修辞手法。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此法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陆游早在《书愤》中用此法写了两句“ , ”,他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3.(2025高二下•湖南邵阳•学业考试)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 ,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3) , ,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4.(24-25高二下•山东•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曾在《蜀道难》中,多次用“ , ”两句感叹蜀道的艰险难行,这与现代山东的道路形成鲜明对比,山东的铁路、高速建设,在全国遥遥领先。
(2)杜甫曾用“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泰山的雄伟,其实山东不仅有山景,还有壮阔的海景,柳永《望海潮》中“ , ”两句,写钱塘堤岸与汹涌波涛,这两句也可用来形容山东的海。
(3)清明将至,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借“ , ”两句,表达希望在清明节赶到家的愿望。
5.(24-25高二下•湖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 , ”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2)生活中,人们会在案头或书房张贴警句,以自我勉励,提醒自己时不我待,莫虚度光阴,可以选择屈原《离骚(节选)》中的“ , ”。
(3)《蜀相》中诗人通过“ , ”两句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在一起,流传千古。
6.(24-25高二下•湖北宜昌•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孙子兵法•军争》中说:“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高适《燕歌行》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