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教学设计15
- 资源简介:
约4800字。
统编版七下语文
第13课《卖油翁》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欧阳修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知识。
2.能力目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学习重点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2.感知文章内容,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学习难点
1.感知文章内容,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2.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时间回到北宋,一位科举状元、朝廷武将,遇到一个无名无姓的卖油老翁。在文学大家欧阳修笔下,他们之间的故事将会怎样演绎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别有趣味的文章——《卖油翁》。
二.学习新课。
1.检测预习,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的散文说理畅达,委婉抒情,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他的诗风与散文相似,流畅自然,有《戏答元珍》等。他的词清丽深婉,有《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唐宋八大家速记:韩柳三苏欧王曾。
(2)文体知识:笔记体小说。
笔记体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
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逸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
笔记小说起源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3)了解背景。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运用史传叙事技巧写成的笔记小说,里面的每则故事短小精悍,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不刻意褒贬,语言简洁,形式灵活,风格平易闲适,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陈尧咨,宋真宗咸平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