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基础知识综合考点预测刷题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16210字。
2025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基础知识综合 考点预测刷题练习题
1.活动现场展出了许多佳作,下面是展出的书法作品(图1)与剪纸作品(图2)
(图1) (图2)
(1)请你根据示例,评价图1两幅书法作品中的第②幅作品。
示例:作品①用行书撰写,飘逸灵动,写出了君子的雅逸风度。
作品②用
(2)策展组要为剪纸作品(图2)征集解说词,请你用简要的语言解读这幅作品。
提示:谐音是剪纸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通过音形双关传递吉祥寓意。从画面构成与寓意入手,不超过80字。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当春风掠过云南的群山,春天便化作了一场舌尖上的盛宴,嫩芽抽出的新绿、花朵漾出的清香,穿过农人忙碌的掌心,变成了最好的时令春味。在“春食野,夏吃菌”的俗语里,道出了野菜在云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民俗专家王启国介绍,曲靖地处乌蒙山区,多民族混居的农耕文化中,野菜曾是青黄不接时的“救命粮”,后逐渐__________为“吃春”的岁时习俗。春分过后,曲靖的田间地头、菜市场里,蕨菜、香椿、水芹菜等野菜__________成为主角。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春之味”,不仅承载(zài)着当地人的味觉记忆,更串联起独特的民俗传统。据爨文化相关典藉记载,当地彝族、布依族至今保留“采春”仪式。立春后首次采摘(zhāi)的野菜需供奉祖先,感恩自然馈(kuì)赠。春分吃春菜是古老习俗,古人认为能保家人平安。师宗壮族三月三采南烛草、紫蓝草制花米饭祭祀赠友;清明采面蒿做粑粑祭奠先人;端午采蒿煮水沐浴,寓意祛(qù)病消灾。”一把野菜,半部农书。在曲靖人“吃春”的习俗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时令的__________,更是农耕文明代代相传的生命力。吃春菜__________的云南,把这份刻在味蕾上的智慧,以新的形式滋养着现代生活。
2.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载(zài) B.摘(zhāi) C.馈(kuì) D.祛(qù)
3.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掠过 B.爨文化 C.典藉 D.面蒿
4.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演变 一度 尊敬 独一无二
B.演变 再度 敬畏 独占鳌头
C.演化 一度 尊敬 独一无二
D.演化 再度 敬畏 独占鳌头
5.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分残缺 B.搭配不当 C.句式杂糅 D.语序不当
6.学校开展“以作品见作家”群文阅读活动,小语同学邀请你一起来完善展板内容,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
【展板一】苏轼
① , ② 。(《水调歌头》)在密州任太守的苏轼,即使与弟弟分隔两地,也要祝福天下苍生。 ③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此句表现了苏轼虽被贬黄州却不畏惧、不颓丧的倔( )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④ 。(《记承天寺夜游》)
此句含盖了被贬黄州时苏轼的多种情感: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