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4320字。
江苏省无锡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6单元。
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沾衣欲湿杏花雨, 。 (志南《绝句》)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诸葛亮《诫子书》)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其一)
⑤古文中有许多充满辩证思维的名句,例如《论语》中就用“ , 。”来阐述“学”与“思”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⑥谭嗣同的 《潼关》 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
, 。
【答案】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便引诗情到碧霄 ⑤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⑥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畔、杨、致、霄、罔、殆。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9分)
你有你的抉择,家有家的抉择,国有国的抉择。亿万个抉择汇聚,世界方显参差( )多样,宇宙才真正博大浩渺。但无论是大是小,每一次抉择都是一次主动求变。正如每一棵破土的新芽,抉择都带着穿透时光的倔强。在这条路上,我们 ,给灰心者做光,给失味者做盐,让贫弱者挺起胸膛,让畏葸者不再páng( )徨,帮失意者重拾信心,向溺水者伸手施援,给悲恸者抚慰拥抱,令疲惫者沉入酣眠,为无家可归者提供最后的依靠。这是我们共同的抉择。抉择难分福祸,但求无愧天地;抉择无论成败,背影自带光芒。愿这一刻,【甲】时雪洗去柳絮,【乙】惠风拂走荫翳。【丙】沐浴和xù( )阳光,【丁】聆听万物呼吸。时光酿成甘酒,属于每一个正奋斗的你。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参差( )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páng ( )徨 和xù( )
(3)填入文段画线处,最恰当的短语是( )。(3分)
A. 勇往直前 B. 如饥似渴 C. 守望相助 D. 瞻前顾后
(4)以上语段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甲】 B. 【乙】 C. 【丙】 D.【丁】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雁能传递音信,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
B.“高见”“令尊”“贵姓”是敬辞,而“久仰”“见谅”“奉陪”是谦辞。
C.古文中,“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
D.“无人送酒来”,岑参在这句诗中化用了有关陶渊明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