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5840字。
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引导同学们理解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班级准备开展以“热爱写作??学会观察”为主题的校园观察日记征集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准备】
学习委员查阅资料后撰写了一份《观察指南》供大家参考,请你和同学一起帮他对文稿进行完善。
观察指南
观察是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如何进行观察呢?首先,要确定观察对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和记录。观察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景物,如高邈的云宵、澄清的湖水、娇媚的花朵;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物或场景,如谈笑风生的师生、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等。其次,利用“五感”——看、听、闻、尝、触,观察并感受细节。让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质地等等,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十分深刻。最后,描绘观察所得,记录情感体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语文观察日记与生物观察记录不同,它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令人产生身历其境之感。
1.学习委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别字。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表达的是“极高的天空”的意思,所以“云宵”中有错别字。
B.因为表达的是“柔嫩、美丽、可爱”的意思,所以“娇媚”中有错别字。
C.因为表达的是“谈话时高兴而有风趣”的意思,所以“谈笑风生”中有错别字。
D.因为表达的是“亲身到过某个境地”的意思,所以“身历其境”中有错别字。
2.有同学发现画线句的表达存在问题,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想知道文稿题目中“指南”一词的含义。你根据文段内容判断,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观察的依据 B.观察的准则 C.观察的方法 D.观察的方向
【日记交流】
经过持续一个月的观察,同学们纷纷完成了自己的观察日记。你们小组选出了一篇优秀日记准备在班级分享,请你参与小组成员的讨论。
在初中的校园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教室旁边的白杨树。它十分独特。你看,它披着带有星点与水纹的外衣,静静地站在那里,显得那样的端庄。它的枝叶葱茏而繁茂。①那厚实的叶片,就像一个个张开的大手掌。②阳光也放弃与它们争抢,总是懒懒地卧在那些阔大的掌心里,于是树下就有了一片阴凉。霜降时节,叶片们贮蓄了整个秋季的能量,变得灿烂而金黄。③秋风一起,它们就化作一只只蝴蝶,快乐地追逐着风儿和阳光。它还特别包容。④不管是鸟儿的嬉闹,还是虫儿的打扰,它都永远敞开着怀抱,不急不恼,不声不响。这就是我喜欢的白杨树!它陪我淋过初秋的雨,吹过深秋的风,如今,我更期待看到它初雪中的模样。
4.几名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产生了分歧,请你作出判断,在正确的读音上画“√”。
贮蓄(chǔ zhù) 模样(mú mó)
5.下面是小组同学对文段中几个句子所用修辞方法及效果的分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叶片厚实、阔大的特点,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②句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阳光被叶片遮挡形成阴凉的样子,侧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繁茂。
C.③句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写出了树叶在风中纷纷飘落的样子,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D.④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赋予白杨树以人的动作行为及性格,表现了它坚强的特点。
【活动总结】
在活动的总结阶段,一位同学准备以PPT的形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活动感悟。下面是PPT最后一页的文字,请你帮他检查和完善。
在本次活动中,我学会了多种观察方法。观察植物时,我采用了定点观察法。有时,为了捕捉观察对象的独特之处,我常常会全神贯注地盯着它,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对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