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九校联考(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30题,约11530字。
上海市崇明区九校联考(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
(2)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4),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运用奇特想象,倾诉自己对友人关怀的一句是:,。
二、诗歌鉴赏
2.古诗理解。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竦峙”的意思是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字总领全篇,诗人将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B.“水何澹澹”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
C.“洪波涌起”是借助想象表现了波涛汹涌的壮阔动态。
D.“若出其中”的“若”字是诗人表达主观感受的虚景。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
【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3.常识填空
【甲】文《咏雪》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乙】文节选自《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家经典著作。
4.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