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的时刻

作者:湖北鄂州高中 骆静  时间:2005/9/30 22:47:2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严峻的时刻”。
  今天,能站在这里和众多关心、热爱甚至甘愿献身教育事业的同志们一起探讨“树师风、扬师德,铸师魂”这个神圣的话题,我感到非常荣幸。
这是一次针对性强,意义重大的活动。它昭示着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使命感和危机感,一种对待教育事业严肃认真的态度,一种难能可贵的探索精神。
  当前,教育正处在一个严峻的时刻。个别教育工作者处在一种盲从、流俗、迷惘的状态中。这并非是我故作惊人之语,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却难以与之同步发展带来的必然反应。可喜的是,广大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为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进行尝试和努力。
在这里,请大家不要嘲笑我不知天高地厚。因为,接下来我将扮演一回教育医生的角色。
  假如我们是医务工作者,我们能不能对患者说:“您五官端正、肌肉结实、孔武有力,只是肝脏上长了一点很坏的东西,没有大碍!”可是,让这可怜的病人痛苦不堪的,不正是这点“很坏的东西”吗?
  我们的教育领域也存在一些不那么“良性”的东西:其一,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带来教育管理者超经济负荷的劳作,影响了常规教学工作的管理;其二,几千年历史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文化,还未完全肃清,使有些老师不满足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或发出“学而优不仕”的感喟,或边教学边经商,用大功于教学之外;其三,教育改革的步调相对滞缓,使得应试教育依旧如一棵大树,阴翳蔽日,而素质教育只能是树阴下一株缓慢生长的小草。一定的教育体制,决定一定的教学方式,从而决定了广大师生的命运。
  说到这儿,我有些担心,有人会批评我是在给教师抹黑,在给当今教育抹黑。这实在有些冤枉,从孩提时代起,我就非常崇拜教师这个职业,而今则更加热爱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正是出于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热爱,我才会对教育领域的非良性特征感到忧心忡忡。
  请不要怀疑我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微尘细微得无法用肉眼分辨,可当它飘落在洁白的雪地上时,却很容易让人发现它的肮脏和丑陋。只有白的纯洁才能反衬出黑的刺眼。正因为个别师风不纯、师德不端、师魂空虚的人是置身在教育这片从未被世俗污染过的净土上,所以他们身上的问题才显得尤为突出。
  面对这些不良现象,广大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挺身而出,对之进行口诛笔伐;更应该积极努力地探寻这些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俗话说:要治本,必寻根。因此,我们呼唤,我们创造,我们在不断探索中等待教育事业新一轮的蓬勃发展。
  具体到我个人,我始终坚信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则是太阳的使者,向孩子们播撒温暖的阳光,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自身必须像阳光般透明、圣洁!
  古人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冷眼看世间名利,热心高举教育之光。君莫忘:庄子,国君召而不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宁可饿死也决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德高业精的典范:投身教育,锐意改革的教育家魏书生;扎根于崇山峻岭,坚守教育第一线的优秀教师邹友云;一生钟情栽桃李,满腔爱意育英才的优秀教师霍懋征;还有在危急时刻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学生,被誉为当代欧阳海的女教师殷雪梅……
  这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用行动告诉我们:正己方能正人,自尊人才尊之。暑往寒来,无数的教育前辈和教育新兵,用他们的满腔的正气和极大的工作热情,谱写出华夏神州万代传颂的华美乐章,铸就了中华民族亘古传承的不朽师魂。
虽然教育处在一种严峻的时刻,但我们应该看到,眼前的困难与不足只是一种教育转轨前的阵痛,如同蝴蝶只有在经历破茧的痛苦之后才能获得生命的绚烂。只要我们在这种严峻的时刻能坚守自己灵魂的家园,就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看到教育新生儿的诞生,看到教育的前途一片光明!
  让我们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做一个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称谓的人,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而圣洁的心,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去迎接教育新时代的到来!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