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雾气传书声
向孩子们置一篇写景作文后,下面马上惊呼声一片:“唉,难啊!”看到同学们的畏难情绪。我轻吐一句,“是不是到外面去,来一次登山诵美文呀?”话未说完,就被赞同声浪淹没了!
看来,与其逆天而行,不如顺从民意。我沉吟半晌,便满足了孩子们并不奢侈的热望。要求孩子们带好书本,登临学校后面的石山——青秀峰,来个斜倚青山吟诗文,醉品绿水出佳章!不亦快哉?
我的出门手势还没收起,孩子们已似决堤之水,欢呼雀跃着奔涌而出。看着这群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们,心中顿生一丝怜意。
天上下着毛毛细雨,有的同学打着雨伞,有的同学冒雨而行,有的同学扶肩共伞。三三两两,络绎不绝,走过教学楼,走过披着轻纱似的后操场,我们穿行在莽莽苍苍的山野之中。脚步声异常热闹,嘻笑声撒满一路。老天爷似乎也被同学们的情绪感染了,他原本阴沉着脸,这时也现出一丝笑意——雨水渐渐小了。孩子们忘记了累人的中考备战,抖掉一身负担,轻松地、新奇地玩赏着山野美景,呼吸着山中甜美的清新空气。哇——好舒服哟!
雨后的山路变得泥泞极了。厚厚的、粘乎乎的泥巴紧紧地粘在鞋底,鞋变沉了;路旁草上,树上满是水珠!裤子全湿了;可万分兴奋的孩子们哪里还在乎这些困难,一路闹个不休!叽叽喳喳的,就像一群在林间自由飞翔的小鸟,鸣叫在蒙蒙细雨中
登上操场后的小山,环视四野,同学们立即发出啧啧的惊叹声!一条白带飘向远处的山脚,那是去大山的公路!闪闪发亮,笔直地插向雾气迷漫的山谷。两边是夹道欢迎的群山,群山间稀疏地点缀着一些小屋。雨中的群山更秀气了,温情脉脉的像羞涩的少女……
花花绿绿的雨伞,雾气中指指点点的小手,红薯地里淘气的打闹身影,给这小山也带来些许灵动之气。油菜花畔,孩子们笑震雨伞,指点江山、嬉戏山水。
山路弯弯,间有绿林相伴;
农舍点点,时闻犬吠入耳。
杂然的脚步声,狂喜的叫喊声,飘飞在那蒙蒙的烟雨中,同学们在“之”字形的杂草丛生的山路上,艰难地向上挪动。
好不容易来到一片浓密的小松林,休息片刻的命令一出,气喘吁吁的孩子们马上有坐着的,有蹲着的,有站立的,有倚靠在树上的,有追跑打闹的,不一而足。
在一片呐喊声中,我们又向那茅深草厚、山石点缀的青秀峰顶进发!
拈开荆棘,钻进茅草,七拐八弯,腾挪跌宕,忽闻头上一片欢呼声——学生们登上顶峰了!我顺着孩子们从茅草深处踩出的小径,也爬上了那险要的石峰。与几个班上的“勇士”们一起俯看四下的山景,远处朦朦胧胧似雾似水的灰白色一片。再收回目光,欣赏身边的危岩,但见:
杂草丛生,山岩错杂,高高低低,千奇百怪,各具情态。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骏马,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小孩;有互相倚靠的,有傲然独立的。
学生们三三两两,这里一群,那儿一堆,或站或或倚,或坐或走,或蹦或跳,或唱或叫……高低掩映,遥相呼应。有的同学折了芒草在手,来回挥舞着当剑使,俨然一个匡扶正义的侠士!有人高呼:“我们是狼牙山五壮士!”挺立山颠青岩,更有万丈英雄气概!
一阵疯闹之后,我要同学们诵读《峡江寺飞泉亭记》,可同学们却诗兴大发,高声诵起了李白的《行路难》。只见山石上,矮树中,杂草间,到处都有孩子们在忘情诵读,一脸虔诚。更有的一手扶着同伴,另一手卷书在握,直指青天;有的扯破喉咙狂读;有的以书敲击岩石,伴着诗的韵律打节拍;有的摇头晃脑忘情如醉。“……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琅琅的读书声,伴着松涛阵阵,在山石暮霭之中盘旋萦绕……
西天渐暗,我们迈着欢快的步子,尽兴地踏上了归途。
背负青山巍巍,身伴流水淙淙。远处渐起的炊烟,迎着风,扭着腰,跳着欢快的舞蹈;归巢的鸟儿,啾鸣宛转地唱着美妙的歌儿。
原作于2002/11/4,重订于2005年3月27日星期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