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天平山

作者:苏州外国语学校 周广会|  时间:2005/3/27 20:31:2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初到苏州,对这里的山水人情还不甚了解。“吴山青”、“吴娃双舞醉芙蓉”,这些美好的印象还只停留在纸上。同事催我:有空多出去看看。我想,也不能总让好景候人。周末一到,我就来了兴致:到天平山看枫去。
    天平山在城西,离我所在的学校不远。早就听说“天平红枫甲天下”,想一想那层林尽染的火劲,就让人心馋。

    一元钱,三站路,到了。
    进了山门才走几步,我就停住了。山门内侧是两个不大的荷塘,十分精致,让人难舍。我信步走到池边,站在红花绿叶之间,浴着荷香,顿有一种入画的感觉。我特爱荷的出水之姿,惊叹于它花叶并胜的奇观。我以为荷叶是另一种更美的花,而绝不是红花的点缀。大朵大朵绿色的花,张开臂膀,拥着自己的红颜知已,在水面上迎风起舞,翩翩动人,令人歆羡不已。
    我赶紧叫来摄影师,跟荷叶荷花合个影。
    从山的右侧拾级而上,我一口气爬到半山腰。让我称奇的首先是一块块横空出世的巨石:或掩蔽于古松之下,或侧身于山体之外;或俯卧成路,或仰起欲飞,姿态各异,如同“万笏朝天”,令人叹为观止。泰山十八盘的峭石比比皆是,然不似其大;黄山莲花峰的怪石为天下一绝,然不似其密。正如明代高启在《游天平山》里所描写的那样:“山多怪石,若卧若立,不可名状。”
    这就是古典靓丽的苏州展现给世人的粗壮的脚趾吗?我用双脚与它们进行一次愉快的长谈,一直聊到山顶也没有一丝倦意。
山顶上,游人三三两两坐在高处的石头上闲聊。一群芙蓉一般的吴娃,操着吴侬软语,悠闲地谈着苏州的绸价;秀手一抬,又谈起头顶湿润的天空。情景恰与眼前壮美的山色形成有趣的对比,又好像另有一种内在的和谐。
    这时候下起小雨来。我登上远处的一块巨石。凭高临风,竟也有一丝凉意。向东,只能看到新区的侧影;向北,满眼是重重叠叠的山。我知道山的后面很远的地方有我久违的家乡。异乡的风景提醒我,自己现在是孑然一介吴客。我黯然地转过头,重又面向东方——还是不要伤了这大好风景。
雨越下越大,下山吧。

    大约二十分钟,就又回到了荷花池畔。无意间我发现荷塘中间的道路旁有两排低矮的树,很不起眼。我走近几步,想看清楚是什么树。
是枫树!
    我心里猛地一惊。是啊,我怎么只顾迷恋秀荷和奇石,忘记拜访天平山的真正主人呢?
然而,这就是甲天下的天平红枫吗?萧条的枝,淡红的叶,无精打采的,哪有一点火劲?在大红大绿的荷花荷叶面前,倒显得有点委琐。游客们好像也并没有在意她们。远处,枫树还有不少,我刚才竟也没有注意到。
    一位游客热情地告诉我,现在还不是看枫的时候,要到中秋以后才好。我暗笑自己的心急,现在才初秋呢。我也抱憾自己今次的不得其时。世间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各有其时,唯适时者才能得之。而我,常常是一个违时者。
    不过,甲天下的红枫,就如久藏深闺的红颜,岂能轻易见得?还是留待下次吧。
    下次,我会适时而往。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解志伟 于06-28 19:11发表评论: 第1楼
  • 江郎才高无人识,浪迹天涯觅小诗。暂得嘉言抒雅意,且书美景作藏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