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郭老师

作者: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黄 震|  时间:2005/1/22 17:04:1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偶读一郑老先生的油画,题意为“心意在,不就一切都有了吗?”不觉怦然心动。经常听到“略表心意”、“不成敬意”等用做谦辞的客套话,如发自敦实人之口,有时确乎发自内心的了。于是这样的事便会常留在脑海之中,每每忆起,总会感慨良久的。
    不知觉地,为师已多年,每到教师节或新年,总能收到学生们送来的寄来的各式贺卡,那份满足自喜之后,偶自问:你想到过你的老师吗?是不是想过也为自己的恩师寄上一份心意呢?
去年九月,我到校门旁的小店挑选了一张贺卡,心觉这对于成年人来说未免俗了吧!还是写上了一句祝辞,仅有的一句,在署名前工整地写上“您的学生”,投进邮筒,心里琢磨着,郭恩师接到时该是怎样的情景。
    不久后,竟收到郭老师的回音,激动不已的郭老师告诉我,他把这张卡片展示给他的同事看,并直夸,这张贺卡最美丽。我木讷地念叨“不成敬意”、“不好意思”之类的话,心中为自己的寻常无所作为而不安,似乎很是愧对郭老师当年一番番教诲。郭老师却说:“这有什么呢?心意有了,不就一切都有了吗?”言语之中似乎对有我这样的学生,他很是满意。
    中秋之际,我便有了登门拜访郭老师的愿望, 一番思忖,没有到超级市场选购礼品,那些高档的礼品,从标价看就多不是为我等备用的。最后拎在左手的是一包大米,那是妻子亲手耕作的,右手拎的是几斤白果,那是自家院里老母亲侍弄的老树上长的,分量不多,白果的个头也小了点。自嘲这年头还有挑这等作礼品的。
    推开门,惊喜半天的郭老师与师母连忙让座,受宠颇惊的我礼让之后,忙向老师表白,真的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纯粹是叫叫老师而已。聊起过去,郭老师说记得当时你的文笔还不错。是的,我告诉郭老师,永远记得的是郭老师常常捧着我的作文本一次次在课堂上读起。有一次下课铃响了,我的“佳作”才欣赏了一半,郭老师满是歉意地把它读完。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一辈子也难以忘记的,这也是成为我日后从事语文教学的一个原因吧!那时的我们,狂热地迷上了写作,涂几行蹩脚的诗句,一气写下几十页的“小说”,参与编印文字社刊物……一切的往事如烟浮起。郭老师的脸上难掩的是宽慰,难掩的是欣悦。
    辞别的时候,那两包“礼物”几番推辞后我执意地留下了。
    刚迈出大门,郭老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拉住我说:“等会。”转身进入内室,不多时,便把一个纸包塞给我。说这是他外出讲课时带回的地方家制茶,虽不名贵,味倒不错。我执意不肯接受。师母劝道,这也是老师的一点心意,不可推托。于是相约 “开春过后,再来看你”。
    近日整理家当,不意竟翻出了当年读书时的作文本,鲜红的批阅依然醒目,递交于妻吩咐作“一级文物”保存。心中早有盘算,开春后,这就是拜见郭老师的礼物了。
    其实,总是计算着别人为我做了些什么的时候的心情,远比不上,偶尔为别人做点什么,即使很小的事,心底里总是快快乐乐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