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考复习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7题,约2490字。
1.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C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2016,南安中考)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 A )(导学号:73582002)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D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2016,泉州中考)《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 B )(导学号:73582003)
A.禅让制开始出现 B.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C.分封制开始出现 D.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5.(2015,广东中考)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B )
A.盘古开天 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 D.大禹治水
6.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C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
7.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C )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耕战 D.推行县制
8.(2016,内江中考)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哪项政治制度有关( A )(导学号:73582004)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九品中正制
9.(2016,德州中考)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D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10.(2016,泉州中考)改革是除弊兴利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对后世的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D )
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建立县制
11.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水利工程( A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12.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此名句出自( B )
13.蔡元培称道孟子“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选项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B )
A.“有教无类” B.“民贵君轻”
C.“因材施教” D.“以礼治国”
14.(2015,玉林中考)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B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汉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
A:大禹;B:李冰。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都江堰。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依靠群众;采用堵和疏导相结合的方法。
16.(2015,梅州中考)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