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5390字。
第20课 《西学东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单元地位]:本课作为岳麓版必修Ⅲ第五单元开篇课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修Ⅲ第一、二单元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艺术和科技的瑰宝;第三单元学习西方从人文主义到科学理性的发展演变;第四单元学习了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灿烂及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繁荣,并很容易引起反思:我国古代与近代的文化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应如何才能使中国追赶上世界潮流?这些反思就会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很好的情景铺垫。在学习并掌握本课“西学东渐”的历程后,才能更好的理解21课《新文化运动》中思想文化层面的向西方学习。
[知识主线]: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维新思想”三部分。三者之间依次层递,不断深入,但“西学东渐”这一主线贯穿始终。
[情感主线]:以史为鉴、知耻知辱,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重点]:维新思潮的背景、内容、影响。
[难点]: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以及理性、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近代中国在救亡图存背景下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识记各个派别的基本主张。
2、能力与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并训练学生对历史事件理性、全面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总结历史规律,运用历史规律,以史鉴今的辩证
科学历史观。将西学东渐与现在的学习相联系,鼓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前必修一第四单元、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大体了解了近代社会中国遭受的列强侵略和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甲午战后维新派开展的戊戌变法;革命派(孙中山)开展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等等。虽未成体系,但这些知识为本课的学习铺就了良好的知识背景。
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探索欲望、逻辑思维进一步提高。但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十分有限。自主学习能力稍欠缺,创造性、自主性思维有待进一步引导,归纳知识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利用本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强训练,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初步养成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贯彻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原则。
具体教学方法有:(1)问题设计法;(2)师生互动法;(3)课件展示法;
(4)情境语言叙述法;(5)讲练结合法;
[设计依据]:
因为高中生对认识新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所以应充分利用问题设计方法的引导作用,从具体感性的东西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认识事物的规律看,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要遵循这一规律,必须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角色,逐步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
【导入新课】
通过中国近代史“屈”、“抗”、“学”的阶段特征导入第五单元课题: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简单介绍本单元将先后学习的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从而引出第20课课题。
(师生互动)请同学们拿出《西学东渐》的预习学案。抽查个别小组的填写情况,并请小组代表用多媒体投影进行展示和讲解,必要时教师点评,全班同学共同落实表格内容。
附填写后的表格:
西学东渐之路 1840——1898年
时期 派别 阶级 代表人物 核心主张
19C40年代 抵抗派 地主阶级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19C60-90年代 洋务派 奕、李、张、 曾 中体西用
19c60-90年代
维新派
早期
资产阶级
王韬、郑观应 中体西用
改良政治、君主立宪
维新派 晚期 康、梁、谭、严 君主立宪
【新课讲授】
第一篇章 :放眼世界 开先河
【探究1】(设计目的:层层设问,了解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基本主张和社会影响。)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序》
1、“长技”具体指什么?(军事技术)
2、学习“长技”是为了什么?(抵御外辱)
3、能否挽救民族危亡?(不能。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学习西方侧重于学习理论,并未真正付诸实践。但在社会中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过渡语】(师)开眼看世界,就是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但仅局限在个人行为的学习。没有真正的付诸于实践。 16年后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指的是?——(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师)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内容分别为)中英《天津条约》签字----第二次鸦片战争;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面临怎样的景况?----(生)内忧外患。(师)此时的中国才真正感到了切肤之痛。怎样才能改变困境?一场新的学习开始了。地主阶级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主张,开展了一场洋务运动。
第二篇章 :体用之争 惹争议
教师对“中体西用”概念进行解释。初步讲解洋务派的基本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
“中学”指中国传统制度和文化;
“西学”指西方的先进技术;
“体”是根本;“用”是手段。
【探究2】:(设计目的:层层设问,强化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基本主张。)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