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安徽省六校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题,约11690字。
2017届安徽省六校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
一、单选题:共25题
1.在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了共50多种整齐划一并有一定规律性的刻画符号。类似的符号还有规律地普遍出现在河北、甘肃等地。这些符号
A.具有记事、传达信息的特点 B.表明汉字己形成完整体系
C.是商周甲骨文字的范式 D.是原始人类无意义的涂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文字的起源。材料中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了50多种整齐划一、有一定的规律的刻画符号,同时类似的符号也普遍出现在河北、甘肃等地,这些符号的出现预示着古代中国文字出现了萌芽,上述符号已具有记事、传达信息的特点,故选A。商代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比较成熟的文字的产生及汉字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故B、C两项错误;D项所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
2.禹在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出征三苗时誓师说:“济济有众,咸听朕言。……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这表明
A.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B.禹君主专制地位的确立
C.禹已掌握最高王权 D.“禅让”观念的消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由材料“济济有众,咸听朕言。……蠢兹有苗,用天之罚”可知,禹以天命自居,具有对众多邦国君长、部落联盟首领征伐、号令和惩治的大权,即掌握了最高王权,故选C。禹之子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故A、D两项错误;此时君主专制制度尚未出现,故B项错误。
3.统一后的秦,除皇室以外,明显有军功地主和宗法性地主两类,前者主要来源于秦国,后者是原六国依靠宗法家族血缘关系的地主、贵族,两类地主拉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这表明
A.宗法制度顽强存续 B.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导
C.秦尚未真正完成统一 D.秦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由材料可知,秦统一后,军功地主和宗法性地主控制了全国的大部分土地,这反映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导,故选B。A、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上述现象出现于秦朝统一后,故C项错误。
4.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
A.外儒内法的思想 B.法术势合一的统治思想
C.“天人合一”思想 D.变道家的道统为封建的法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分析材料信息可见,董仲舒将道家思想糅合进儒学新思想,提出“道”源自于“天”,进而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大一统的思想,具有法家思想的色彩,故选D。A、B、C三项所述思想的内涵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