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案+限时练 (2份打包)
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导学案.doc
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限时练.doc
滑县六中2015级高一下期导学提纲:历史导学案
(范围:必修二历史第7单元)
周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总结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学习重点:苏俄(苏联)实施的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改革。
学习难点: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沉重而深远的影响。
一、知识回顾:本单元内容
二、检查预习:课本P94—P101;
三、导入:(略)
四、自主学习
1.知识识图
2时空图谱
五、合作探究
一、学习思考
1.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提示: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等。
2.斯大林模式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1)经济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国家对经济采取指令性计划管理,采用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2)政治方面: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
(3)思想文化方面:个人崇拜盛行;用行政手段处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二、自我测评
1.在评价农业集体化时,有的同学认为它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为工业化提供了必需的粮食,因而是成功的;有的同学提出全盘集体化没有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而且没有使农业生产得到提高,所以是不成功的;还有的同学认为,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富农阶级被消灭,这是值得肯定的。你赞成哪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赞成观点一
滑县六中2015级高一下学期限时练
历史练习7-3
(范围:必修二历史7-3单元限时练)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 得分 ,考后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绍兴高一调研)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境解读,正确的是( )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中,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列宁在1920年写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指出: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先锋队往前跑得太远,没有‘保持排面整齐’,没有同全体劳动大军,即同大多数工农群众保持牢固的联系”。当时俄共脱离群众主要是因为( )
A.党员干部追求享乐腐化堕落 B.党的政策损害群众利益
C.党员干部缺乏群众工作经验 D.党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1921年瞿秋白在苏俄考察时,曾在日记里记录:回忆一月间我们头一天到食堂去吃早餐,看见人人吃完之后,把所剩下的面包、糖、牛油,或是用盒子装,或是用纸包起来,每个人都自己带回去;我们还笑他们真可谓穷极了;不想到午餐的时候,人人都有面包、糖、牛油,独我们3人没有,后来打听才晓得早晨所给的东西是整天的。与材料描述的情境相关的背景包括( )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②实物配给制的推行 ③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④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列宁指出:“国家受到严重的破坏,无产阶级被多次几乎是超越人力的紧张情况弄得筋疲力尽,我们要在这样的条件下着手最困难的工作,给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奠定基础,建立起工业同农业间的正常商品交换。”这里列宁( )
A.强调十月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 B.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彻底推翻
C.设定了后续经济体制的基本改革方向 D.对国内所面临的困难的估计过于悲观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