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道小题,约9250字。
历史试题
说明:
1、 试卷分为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 本次考试范围为必修Ⅰ第一至第十三课
3、 要求仔细审题、规范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C.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2、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等许多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大恶极,这表明( )
A. 刑法严酷,宗法制瓦解 B. 宗法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C. 血缘关系决定宗法等级 D. 法律上出现公开的不平等
3、柳宗元在《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
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宗元、黄宗羲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B.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柳宗元的思想
C.二人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D.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后者正确/
4、柏扬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三省职权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非常无聊,它只不过是
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
发室。只有尚书省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没有像国会之类的制衡机构。”这说明( )
A.三省体制不利于提高中央集权制度的职能 B.三省体制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C.三省体制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权力不清 D.三省体制不能真正地制约皇权
5、唐朝时,所有诏敕既须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共认,后盖政事堂印。宋朝台谏制,“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其他权臣以纠正焉,由此可知唐宋时期。
A.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B.政事堂形成民主政治雏形
C.皇权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 D.已有了权力制衡分权机制
6、有学者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
A.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7、唐诗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诗)“健儿宁都死,壮士耻为儒”(杜甫诗)反映出时风对文事的鄙薄。宋代儿童启蒙教育读本《神童诗》开篇却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宋代
A.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
C.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D.重文轻武引发价值观念变化
8、弗朗西斯•福山曾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 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9、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而北宋时期,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这一转变根本上是为了
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君主专制
C.削弱贵族集团 D.强化官僚政治
10、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 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11、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指出:到洪、宣之世,内阁大学士身兼部职,阁权渐崇。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皇帝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皇帝和阁员之间难以随时配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严禁宦官擅权。于是,雍正帝选调内阁大学士等官“日值禁廷,以待召见”,形成了军机处制度。据此可知清代政治形态相比于明代的进步之处是 ( )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