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教案3
- 资源简介:
约4370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慕尼黑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静坐战争”;“东方战线”;法国投降;苏德战争的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能力要求:(1)分析慕尼黑阴谋、“静坐战争”的原因、本质。(2) 归纳、概括及评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分析绥靖政策的表现、原因及后果。
3.情感目标:(l)通过对莫斯科保卫战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抵抗外侮的民族精神。(2)通过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扩大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慕尼黑阴谋”是重点。慕尼黑阴谋是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绥靖政策的继续和顶峰,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 (2)莫斯科保卫战是重点。莫斯科保卫战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大失败,它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重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根本因素。
2.难点分析:(l)慕尼黑阴谋的概念是难点。30年代,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为避免战争爆发对自身利益的损害,又希望能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出于自私的目的,出卖他国利益,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行为,被称为绥靖政策。1938年英、法、德、意《慕尼黑协定》,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使德国的侵略公然受到鼓励。这种做法,是绥靖政策目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因此是绥靖政策的顶峰,被称为“慕尼黑阴谋”,并成为以后同类政策的代名词。(2)在世界大战爆发后和战争扩大的过程中,英、美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转变的原因是难点。
课堂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先共同回忆一下30年代中期日、意、德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和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师生共同回忆)再回忆,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态度。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采取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板书第三章和第一节的课题)
一、慕尼黑阴谋
1.希特勒提出对捷领土要求
师:(电脑演示二战前夕欧洲形势图)1938年,德国兵不血刃吞并奥地利,冲破了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束缚,竟然没有受到英、法、美的干涉。(屏幕显示奥地利疆域并变成与德国同色。以下地图演示同理)希特勒便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以武力相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教师用电脑显示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位置。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了解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和借口)
生:(阅读教材)
2.《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影响
师:德国武力威胁要求割占苏台德区。但是,英法不仅不支持盟国,反而逼捷克斯洛伐克让步,满足德国的领土要求。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而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被排斥在会外。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慕尼黑会议的时间、主要参加者,强调会议的结果)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