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历史预测试题:中国古代文化史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题,约2700字。2010年高考历史预测试题:中国古代文化史
预测题01(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马克思联系欧洲的历史发展曾阐述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
材料二 四大发明(图)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材料三 《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一书中说:“与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请回答:
(1)中国古代科技曾领先于世界,并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5分)
(2)材料三中提及“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与欧洲相比,明清中国科技水平与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是什么(2分)?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异(3分)?
答案要点及解析:
(1)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1分);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起了推动作用(1分);指南针在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1分);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1分)。总之,这一切都为欧洲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条件(1分)。(解析:按先分后总的方法,先分述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再总体表述)
(2)差异: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2分)(解析:从17至18世纪欧洲与中国科技的性质不同看根本差异)。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自然经济基础;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等(任答三点给3分)(解析:用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从制度、经济基础、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和外交政策等多角度答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